近日,江西省聚焦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制度创新强根基,精准施策筑防线
一是广泛征集线索。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政务平台发布《关于公开征集重点领域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公告》,有效拓宽问题线索发现途径。创新推出微信扫码快速举报通道,群众可“随手拍,即时传”,操作简便、响应迅速。二是强化分类指导。制定《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指南》,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三大重点问题,为基层监管工作提供精准指引,提升监管靶向性。三是构建“五张”清单。建立专项整治主体清单、专项整治问题清单、专项整治案件清单、问题线索处置清单、“行纪衔接”情况清单,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机制保障提质效,高压震慑零容忍
一是优化包市督导机制。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领导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督查,实行“一事双查”,既查主体责任落实,又查监管履职情况,持续营造强监管、严问责高压态势。二是强化行刑衔接联动。九江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联合签订《集中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共同推进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工作合作备忘录》,畅通线索移送渠道,形成执法合力。三是持续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54起,收缴假冒伪劣食品3327.1公斤,罚没280.2万元,取缔无证生产经营11家,移送公安机关27起,联合公安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
社会共治聚合力,智慧监管护民生
一是开展科普宣传进农村。在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农村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真假食品对比、现场有奖问答等方式同步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科普宣传,助力农村群众识别食品安全风险,提升自我防范能力。二是丰富专项整治宣传方式。精心设计了制作主题宣传海报和动画科普视频,重点解析农村地区“山寨食品”“无标签标识”“超过保质期”等常见的食品问题,帮助公众直观识别风险、增强防范意识。三是开展收缴假冒伪劣食品集中销毁活动。宜春市作为2025年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分会场,采用“集中粉碎+环保处理”模式,累计销毁假冒伪劣食品9.08吨。(文 冯铄涵 罗艳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