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湖陂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深入剖析生态补偿机制驱动下“观鸟经济”与农旅融合的协同发展路径,普及环保理念,江西师范大学蓝天环保社团第二十届江西省大学生绿色营以“鹭栖水杉织秘境,绿波荡漾湖陂兴”为主题,全体营员于7月5日至14日,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和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营员们在湖陂村的合照 摄影 陈思睿
在正式开展调研工作前,为深化文明旅游认知、传播候鸟保护理念并更好地感受自然,第二十届江西省大学生绿色营全体营员在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开始了生态体验之旅。营员们先后参观了白鹭农场、水杉秘境等核心生态景点,并沿抚河(故道)由南向北进行了观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鸟类、辨识鸟种,营员们深刻领略了当地的生态和谐之美与自然魅力。
调研期间,绿色营全体成员与湖陂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昌,驻村干部舒子豪、王岩等进行了访谈。双方围绕“生态补偿机制”与“新时代大学生助力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两大主线,深入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刘昌以湖陂村湿地修复为典型案例,详细阐释了生态补偿资金如何有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促进生态价值转化。通过此次交流,营员们不仅对湖陂村的生态治理成效形成了更系统的认识,更领悟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的辩证关系。
营员们围绕“生态补偿机制对民生的作用、村民认知度及农旅融合实际成效”等内容对湖陂村农户开展了入户访谈。通过亲切的态度与专业的沟通,营员们与村民迅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团队共计采集有效问卷300余份。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深入分析,营员们深刻认识到,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守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为倡导文明旅游理念,助力湖陂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营员们走进南昌县塔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以“山水有约,文明同行”为主题的文明旅游宣讲活动,为当地村民与游客宣传文明旅游理念。文明旅游不仅是展现形象、赢得尊重的窗口,更能推动多元文化和谐交流,提升整体旅游体验。营员们将继续发挥青年力量,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助力湖陂村打造更美好的旅游环境,让山水之约与文明同行相伴始终。
文明旅游宣讲活动现场 摄影 余林璐
7月14日,为提升村民及公众对候鸟及其栖息地的认知,营员们来到湖陂村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了一场候鸟保护科普课堂,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候鸟的种类、面临的生存威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此外,营员们还热情地与村民互动,通过提问等方式,使科普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护鸟宣讲活动现场 摄影 余林璐
营员们将牢记初心,守护湖陂村的翠绿生态,促进自然与经济的和谐共进。在环保与发展的道路上,营员们将继续探索、敢于创新,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文 蔡欣恬 易紫琪 巫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