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江西财经大学与峡江县共建“两山”学院 开启校地协同绿色发展新篇
2025-08-06 11:28: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钟薇责编:尹红燕

  近日,江西财经大学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人民政府签署“两山”学院共建协议,标志着校地双方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上迈出关键一步。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耀彬,党委常委、副校长袁红林,峡江县委书记尹嵘峰等出席签约仪式,共同为“两山”学院揭牌,并就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达成共识。

江西财经大学与峡江县共建“两山”学院 开启校地协同绿色发展新篇_fororder_图片3

签约现场

  此次签约是校地双方落实“两山”理论20周年重要节点的战略部署,更是以制度创新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的生动实践。协议明确,双方将以“两山”学院为载体,构建“理论研究—技术转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平台,重点突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绿色金融创新、生态产业培育等关键领域。江西财经大学将依托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优势,为峡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实现路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学校将以“两山”学院为平台,培养懂生态、会经营、善治理的复合型人才。校政合作深度融合将重塑传统产学研模式。根据协议,学校将选派专家团队参与指导峡江县生态资源确权、收储、交易等工作。同时,双方将共建干部培训基地,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调研”模式,提升地方干部生态治理能力。这种“高校出智力、政府搭平台、企业出资源”的协同机制,为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悖论提供了新范式。

江西财经大学与峡江县共建“两山”学院 开启校地协同绿色发展新篇_fororder_图片6

参观现场

  峡江县近年来在“两山”转化实践中成效显著。通过成立国有“两山”公司,整合林业、水利、文旅等生态资源,峡江已形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体系——“两山”公司资产规模达9亿元,完成水权交易2例、林权交易13例。在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领域,峡江建立了15项细分指标体系,完成蒋沙渔村VEP核算,并以此为基础获得江西银行1000万元“项目贷”,开创全省生态价值金融化先河。赣中现代物流园入选全省首批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经验在全国长江流域农村水利水电工作座谈会上推介,《深化院地协同改革打造全省现代林业科创示范基地》获得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江西财经大学与峡江县共建“两山”学院 开启校地协同绿色发展新篇_fororder_图片7

参观现场

  江西财经大学在“两山”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始终走在前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技术入选首批关键共性技术清单,该技术融合生态产品监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智慧管理的全流程,为多地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学校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及实践,相关政策建议被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政策吸收采纳,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和江西省年度改革典型案例。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放大技术溢出效应,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模式输出”的闭环,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绿色新质生产力。

江西财经大学与峡江县共建“两山”学院 开启校地协同绿色发展新篇_fororder_图片5

活动合影

  ​  刘耀彬表示,江西财经大学将以“市场+企业+金融”路径为抓手,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峡江实现生态资源“点绿成金”。站在“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的历史节点,此次校地合作不仅是对理论创新的致敬,更是对实践深化的动员。学校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将“两山”学院真正建设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峡江篇章的“智力源”,共同书写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崭新篇章。(文/图 李洪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