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滚动
让“机器跟着数据走” 17个农民就能种上万亩地
2025-08-12 10:48:31来源:江西日报编辑:赵滢溪责编:尹红燕

  8月11日上午,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刚忙完“双抢”的副总经理李科明又忙了起来。眼下他忙的,是联系服务商对公司的无人驾驶农机软件再进行一次迭代升级。

  “前两年,大家都说我们这里20多个农民能种上万亩地。今年,这个说法要更新一下,我们只需要17个农民就能种好上万亩地了。”李科明告诉记者,如今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实现了从“人跟着机器跑”到“机器跟着数据走”的转换。只有让机械化耕作设备紧随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才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17个农民种上万亩地,其中的“含数量”有多高?农机手李亮点开手机上一段不久前“双抢”的视频给记者看。

  视频中出现的是一台已经更新智慧系统的无人收割机。农机手先在稻田中定好4个点位,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数据,在平台上自动生成工作路径。随后轻点手机,收割机便开始无人作业。完成一段收割后,收割机触发转向指令,开始减速直至停止。几秒钟后,收割机精准切入新稻行,重新加速开始作业,全程没有人工干预。

  李亮告诉记者,在大面积作业的情况下,一名农机手可以在手机上同时操作4至5台机械,包括无人插秧机、拖拉机和收割机等。李亮的手机里,存放着多年来农机耕作的视频,也记录了机械化作业随着数字化应用逐年提速增效的轨迹。作为江西省5G智慧农场的先行探索者,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运用北斗导航系统、智能化农机设备和5G技术,已建成覆盖1.3万余亩水稻田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近年来,江西省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农机大数据平台,对农机实施信息化管理,并通过举办农业机械展会、开展现场演示、提供试驾体验等,提升农户对智能化设备的认知水平与采购意愿。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江西省申请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农机具达662台。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的不断推进,农机唱主角,“双抢”不再抢,已经成为一道沃野新景。

  “过去我们讲耕牛下岗、‘铁牛’上岗。如今,农民需要的是智能化、数字化不断升级的农机,读不懂大数据的‘铁牛’也要下岗了。”李科明表示,公司以建设无人农场为目标,正持续强化智能农机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高效对接,今后农场参加“双抢”的人数肯定还会减少。(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武明 李耀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