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己任,问需于企、精准服务,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体系和优化服务机制等措施,护航民营经济满帆前行。截至7月末,该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1413亿元,同比增长258亿元,民营经济贷款较年初新增198亿元,增长率16.3%。
播撒融资“及时雨” 激发民营经济“新动能”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电子”)位于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南昌“土生土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始终秉承“联合共赢、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光学镜头及影像模组、触控显示器件等新型光学光电产业的研发和制造,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领域。
“多年以来,建设银行一直关注联创电子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银企合作不断加深。”联创电子财务部经理邬志能表示。“今年年初,建设银行为我们提供了综合授信额度15亿元的资金支持,增强了我们探索发展、开拓未来的底气。”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隅
“每一件专利产品的研发,都少不了金融的支持。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建设银行的鼎力支持,他们真正把服务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邬志能指着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授权专利证书,由衷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之情。
这也是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近年来聚焦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区域内的民营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梳理优质企业名单,主动加强政策、机制沟通对接,制定“一户一策”的综合服务方案,切实提升服务民营企业质效。
赋能金融“加速度” 开辟民营经济“新赛道”
作为全国著名的医疗器械之乡,南昌市进贤县拥有17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创建于1989年的益康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系列产品的大型企业,经过30多年的不断努力,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器械产、学、研、销及第三方物流平台为一体,下属8个子公司的集团公司。
“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60多个。”益康集团财务部陈经理说,“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想扩大经营规模,但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在了解到益康集团的实际困境后,我行第一时间响应,迅速组建专项金融服务团队,主动下沉企业一线开展对接,全面摸排企业经营脉络,深入沟通融资事宜。”南昌进贤支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吴建辉介绍说。
针对该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研发阶段融资的难点、痛点,该支行通过全面梳理企业经营现状,量身打造了一套精准匹配研发周期的融资方案。支行专项金融服务团队创新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把企业研发成果转化能力、核心市场竞争力、规模化生产潜力以及销售渠道布局等关键指标有机融合,同时严格按照“从快从简”原则,优化申请手续,做到业务调查、系统申请全流程快速办理,为企业迅速发放1.34亿元的生产经营贷款额度,切实化解了企业的“急难愁盼”,真正打通了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为支持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这笔资金不仅解了公司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以及研发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建行团队的专业素养和高效执行力让我们深受触动,这笔贷款及时补充了研发资金池,项目研发进度得以加速,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实质性提升。”陈经理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浇灌成长“营养土” 筑牢民营经济“新根基”
烈日炎炎,位于南昌县寺前路(河州路-东祥路)新建路段项目工程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该项目自中标起,我们就一直全力以赴,始终确保施工有序进行。”远象建设集团财务总监刘小明说道。“我们顶住了市场挑战和资金短缺压力,目前各个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前不久我们又中标了一个大项目,让我们放心去参与全国竞标,这得益于建行给予的资金支持。”
“新的业务不断承接,项目大多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刘小明坦诚地说,“有一次,我抱怨资金周转不开,被南昌建行工作人员听到后,没过几天他们就上门,实地察看公司旗下项目进展情况,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为公司提供了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在与远象集团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建行对这家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了精准评估,在省、市建行的大力支持下,秉承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快速审批了总额度1.13亿元的贷款申请。”南昌城建支行客户经理周丽说,资金到位后远象集团得以第一时间投入到项目施工所需建材采购中,为该公司后续的生产施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民营经济添活力、优服务,是对市场需求的回应,更是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作为国有大行的担当体现。下一步,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将坚定落实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从政策落地到产品创新,从服务升级到数据突破,不断提升针对民营经济金融产品的创新性、普惠性、专业性,助力更多民营企业长成“参天大树”。(文 蒋亚华 余翰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